據臺媒報道,臺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5日舉行,臺灣學者認為,蔣萬安、黃珊珊及陳時中3位候選人的表現都非常穩定,各自鞏固基本盤票源,對選情不會有太大影響。不過,臺灣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指出,陳時中突扯趙少康“棄保說”,犯了致命錯誤,等于做球給另兩人,恐怕大大失分,也展現陳時中的心胸、格局都很低。
圖源臺媒
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主任鈕則勛指出,3人攻守兼備,蔣神色自若,微笑、手勢能為論述加分,提出全方位政策,且金句連發,不只達到“形塑市長架式”的效果,仍強攻陳時中疫苗采購等政策漏洞,這部分陳的回應不具體,無法形塑負責任的市長形象。
臺灣中山大學政治所教授廖達琪觀察,蔣萬安過去被認為對于艱難問題,回答無法正面挑戰,但這次表現比預期好,雖然文辭稍顯華麗、口語化程度低,但整體表現四平八穩,在時間掌控上相當精準,表情上該嚴肅就嚴肅,該有笑容就有笑容,拿捏得宜。
黃珊珊的表現則位居中間,廖達琪認為,黃擁有3年臺北副市長經驗,對于市政議題嫻熟,但個人特色不明顯,似乎在復制柯文哲路線,回到2014年“臺北要超越藍綠”訴求,而黃昨表情顯得僵硬,木偶紋較為明顯,直到結尾才比較輕松。
臺灣銘傳大學廣電系系主任杜圣聰說,陳時中在表達時穿插中文、閩南語,強調自己是臺灣人的本土特質,也傳達出被藍白夾殺的困境,“英雄也是有委屈的,總算能夠侃侃而談”,訴求綠營支持者的感動情緒,同樣鞏固基本盤。
臺灣玄奘大學廣電系教授兼系主任陳偉之表示,陳時中的短板是疫情問題,蔣跟黃都對他有非常嚴厲的批評,陳要在辯論會中自圓其說比較困難,沒有辦法擺脫疫情的負面影響;訴諸情感方面不太有用,大家還是比較希望看到有活力跟建設性的理性訴求。(編輯:方艷艷)
標簽:
免責聲明:本文由用戶上傳,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網刪除!